有机肥生产线造粒后必须烘干,核心目的是降低水分、防止结块变质,同时满足后续包装、储存和施用的要求。
1. 核心原因:解决高水分带来的系列问题
造粒过程中(尤其是湿法造粒)会加入水分或粘结剂,导致颗粒水分含量通常在 25%-40%,高水分会引发多个关键问题,烘干正是为了针对性解决:
防止结块与霉变:高水分环境下,颗粒易吸潮粘连成块,同时为微生物繁殖提供条件,导致有机肥发霉、腐烂,丧失肥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。
降低运输与储存成本:水分含量高会增加有机肥的实际重量,提升运输成本;且潮湿颗粒在储存时易发热、沤烂,缩短储存周期。
保证颗粒强度与形态:烘干能让颗粒内部水分蒸发,固化颗粒结构,提高硬度和耐磨损性,避免运输和施用时破碎,保证颗粒的均匀性。
2. 满足标准与应用需求
烘干后的有机肥需达到相关行业标准和实际使用要求:
符合产品质量标准:我国有机肥行业标准(NY525-2021)规定,有机肥水分含量需≤30%(烘干法),烘干是达标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便于后续加工与施用:干燥的颗粒流动性好,方便进行筛分、冷却、包装等后续工序;施用时也能均匀撒播,不易黏连在农机设备上。
扫码加微信了解更多